论坛   邳州杂谈   大城已成,繁华将至!邳州拥抱高铁时代运河时代陆港时代——连徐高铁催生邳州城市之变
返回邳州杂谈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86|回复: 3

大城已成,繁华将至!邳州拥抱高铁时代运河时代陆港时代——连徐高铁催生邳州城市之变

[复制链接]
楼主

8

主题

41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8
发表于 2021-2-18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城已成,繁华将至!邳州拥抱“高铁时代”“运河时代”“陆港时代”——连徐高铁催生邳州城市之变时间:2021年2月9日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江苏)邳州正式开启高铁时代——连徐高铁催生邳州城市之变(全文如下)2021年2月8日10时18分,这一刻将永载邳州史册!随着气势恢宏的G8305次“复兴号”列车从徐州高铁东站飞驰而来直抵邳州东站,195万邳州全市人民终圆“高铁梦”。借助迈入“高铁时代”发展契机,开放争先的邳州将坚持“以站兴商、以商带城”的开发战略,重点发展国际商务、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商业地产以及高档休闲娱乐等高铁经济,全力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端要素流通,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高铁之利好邳州东站是连徐高铁沿线的中间站,西距徐州72公里、东距连云港135.1公里,连徐高铁开通后,从邳州到徐州的列车运行时间也将由现在的最快1小时缩短至15分钟至20分钟左右。经徐州枢纽连接京沪高铁后,邳州到南京不到2小时,到北京、上海将缩短到4小时之内。走进邳州东站站房,一派楚韵汉风、满目诗意田园。该站在设计时突出“楚韵新唱,大器邳州”的设计理念,用现代设计手段传承庄重、古朴的楚汉神韵,彰显简洁典雅又不失气魄的当代风貌。乘坐列车从邳州东站到连云港站体验“高铁速度”的邳州特教中心教师、劳模代表郭庆说,近几年邳州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高铁通车,城市档次和形象又有大幅提升。“为邳州发展骄傲,作为一个邳州市民感到无比的自豪。”省人大代表、常年扎根陈楼镇院许村的村干部柳雅训表示,陈楼镇作为邳州的“后花园”,距离城区较近,开车到邳州东站只需十几分钟,十分便捷。“如今老百姓的腰包都鼓了,高铁的开通为村民们走亲访友、旅游度假、返乡创业提供了安全便捷、绿色多元的出行选择。”邳州东站坐落于东湖街道。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鑫说,随着连徐高铁正式通车,邳州融入到淮海经济区和东陇海沿线经济带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为加快构建邳州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成为推动东湖街道乃至邳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将持续做好‘排雷兵’角色,为高铁安全畅通、社会平安稳定保驾护航。”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鹏飞表示,连徐高铁的开通,标志着邳州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新时代要展现新作为,邳州将大力弘扬“四见”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把高铁片区打造成创新的高地、开放的窗口、绿色的名片、协调的典范、共享的空间,全力助推邳州“六高城市”建设,为争当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先行军贡献高铁力量。交通之便捷“这条立交的竣工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是政府为咱们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儿。”如今,谈到瑞兴路涉铁立交,市民张先生仍然心存感激。去年11月,历时一年多施工,邳州瑞兴路涉铁立交正式通车。2019年2月,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内外通联能力,依托连徐高铁建设契机,邳州一次性规划实施了15座城区涉铁立交工程,有效打破了陇海铁路穿城而过造成的交通瓶颈。目前,邳州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31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G30)38.8公里,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309.6公里,农村公路2966.2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四纵四横”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镇村公路为补充,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内联外畅的公路交通网络。群众出行更方便、物流运输更快捷、城乡互动更高效,有力促进了富民增收,城乡融合。“十三五”以来,邳州交通运输系统围绕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节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以市委市政府“两带两轴六片区”城市发展格局和“两高两路两枢纽”交通重点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工作再上新台阶。邳州水路运输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是促进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与交流的交通大动脉。目前,全市共有航道11条,通航里程172.76公里。拥有邳州港、索家港、东方港、戴圩港等20个大小港口,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建材、板材等物资为主的苏北主要水路运输纽带。5日上午,两辆20路、22路高铁接驳线首发车从邳州高铁站公交临时首末站驶出。记者发现,这两条公交线路设计统筹考虑到新老城区,几乎包含邳州重点人流密集的所有站点,涵盖学校、医院、车站等场所,为未来乘坐高铁的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了解,邳州拥有城市公交线路21条,公交车353辆,建成公交站台426个,公交场站6个,智能调度、掌上公交、刷卡乘车等系统先后上线,初步实现了城市公交运营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时代之变迁借助高铁的开通,围绕“两带两轴六片区”城市发展格局,邳州将坚持“以站兴商、以商带城”的开发战略,打造集教育、商住、超高层办公、酒店及文化建筑于一体的高铁商务集聚区,整合各种发展要素,打造现代都市“最美城市会客厅”。“高铁时代”已至,邳州也即将跨入“运河时代”“陆港时代”。邳州老港始建于1960年,位于邳州市中心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邳州老港对城市交通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港口自身和城市发展也受到了制约。为此,邳州统筹推进新港建设和老港搬迁,老港区实施城市综合体开发,还河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彻底改善老城区西部的人居环境,将这里打造成为邳州的滨河大外滩。跨入“运河时代”。邳州将全面对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建设,高起点建设邳州临港产业园,完善仓储物流功能,通过以产促城、以产代商,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将这里打造成为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区域枢纽。融入“陆港时代”。重点打造新港门户功能区,依托邳州新港,通过公铁水联运功能,构建布局合理、保障有力,与经济、城镇发展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特色省级产业园区。下一步邳州将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徐州、连云港,为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物资中转提供运输服务,加快邳州保税中心的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打通邳州高新产业外贸出口通道,探索建立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大城已成,繁华将至。邳州将积极拥抱“高铁时代”“运河时代”“陆港时代”,以“六高城市”“六大战略”为指引,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人才资源、产业强市等独特优势,放大高铁开通的综合效应,全面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奋力跑出邳州高质量发展的“高铁速度”。(本文来源:徐州日报,记者:张德鹤 颜子舒 孙井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发表于 2021-2-23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徐州不如坐绿皮车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6
发表于 2021-2-23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泉利剑 你好,看你的帖子好多都是  本页有 ** 篇帖子因隐私问题而隐藏,你能看到隐藏的帖子吗?想看的话如何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99

帖子

2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1-8-21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6月21日江苏省政府批复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建成苏北地区新兴的现代化大城市!邳州城市性质:“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新兴工贸城市,京杭大运河沿岸具有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生态宜居城市!到2030年,将邳州建设成为东陇海大通道上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商贸休闲节点、苏北地区新兴的现代化大城市、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园林城市。(全文如下)【中国“龙的故乡”邳州腾飞势如神龙腾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邳州大墩子遗址、邳州刘林遗址、邳州梁王城遗址佐证邳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建城史是古黄河下游地区的华夏民族发祥地!江苏省苏北地区新兴的现代化大城市邳州和地级三沙市诞生于壬辰龙年的同一天!2012年6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同一天江苏省政府批准邳州建设成大城市!真是太巧了一个属中国华南地区海南省,一个属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邳州决策信息:苏北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一一2012年6月21日江苏省政府批准邳州市规划建设成为苏北地区新兴的现代化大城市!邳州市城市建设掀开新蓝图,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获江苏省政府批准实施。时间:2016年10月1日    来源:邳州决策信息(江苏)    编辑:东海[提要]邳州城市性质:“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新兴工贸城市,京杭大运河沿岸具有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生态宜居城市。到2030年,将邳州建设成为东陇海大通道(陇海铁路、陇海高铁、连霍高速公路)上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商贸休闲节点、苏北地区新兴的现代化大城市、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园林城市。2012年6月21日江苏省批准邳州规划建设成为大城市!邳州城市建设掀开新蓝图,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修正稿)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好更快建设美好邳州,2010年4月邳州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历时2年零2个月。2012年6学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对《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进行了批复。这是邳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历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将为邳州市今后20年邳州市城乡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邳州城市布局和邳州城市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邳州市行政管辖总面积2千平方公里      据了解,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年—2015年;中期为2016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在《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区范围中,邳州市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现辖24镇(现辖21镇4街道),总面积为2085(现总面积为2088)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乡统筹规划。邳州市中心城区为:南至徐连高速公路邳州段(现连霍高速公路邳州段)约1200米、北至白果路、西至250省道邳州段、东至争先路,包括运河镇(现运河街道)与炮车镇(现邳州高新区炮车街道)大部分辖区、邳州经济开发区、官湖镇、陈楼镇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3平方公里。《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区核心内容为编制邳州市中心城区规划。邳州市旧城区为:北至世纪大道(现银杏大道),西至京杭大运河邳州城区段沿线,东至六保河,南至运河大道。面积约14.5平方公里。《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规定,邳州城市性质为“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新兴工贸城市,京杭大运河沿岸具有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生态宜居城市。”      邳州市规划城市四大职能      邳州市城市职能具体包括四个方面,首先,邳州是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邳州市依托陇海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的独特优势,积极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对接区域交通通道,形成苏北鲁南地区新型现代化的水陆交通枢纽。其次,邳州是苏北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未来邳州发展要以创新为驱动,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实现缩短差距、从“追随者”向“增长极”跨越的目标,成为苏北地区创新发展的典范。再次,邳州是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新兴的发展引擎。邳州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励精图治,成为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动力源。同时,邳州是市域综合服务中心。邳州市完善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把邳州市中心城区建设成为邳州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和旅游服务中心,提升邳州全市的配套服务能力和整体品质。      据了解,到2015年,邳州市域常住人口为15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约为52%。到2020年,邳州市域常住人口为155万人左右,邳州市城市化水平约为61%。到2030年,邳州市域常住人口为165万人左右,邳州市城市化水平约为71%。在邳州市中心城区人口用地规模方面,首先,邳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015年为42万人左右,邳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020年为55万人左右,邳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030年为69万人左右。其次,2015年邳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120平方米;2020年邳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120平方米;2030年邳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120平方米。      “四之城”划定邳州发展目标      《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将邳州城市发展综合目标定为: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示范之城。到2015年,邳州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结构向工业化中、后期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到2030年,将邳州建设成为东陇海大通道(陇海铁路、陇海高铁、连霍高速公路)上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商贸休闲节点、苏北地区新兴的现代化大城市、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邳州市级形成“一核一轴四片”市域空间结构      其中,邳州市级形成市域空间结构“一核”为邳州市中心城区。邳州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目标,提升区域地位,成为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上新的发展引擎。邳州市结合行政区划的调整,做大邳州市中心城区规模,使之成为市域的人口、产业和功能集聚。邳州市级形成市域空间结构“一轴”为邳州市沿东陇海发展轴(现沿东陇海城镇轴)。邳州市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轻工产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城市现代产业,发展轴贯穿邳州市2个重点发展片区和若干重要城镇。邳州市级形成市域空间结构“四片”包括构筑邳州市四个发展片区。其中邳州市中部片区,范围包括现状运河镇(现运河街道)、炮车镇(现邳州高新区炮车街道)、官湖镇、陈楼镇、戴圩镇(现邳州经济开发区戴圩街道)、赵墩镇、议堂镇的行政辖区。邳州市中部片区发展定位为:依托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商贸金融、物流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城郊休闲旅游业,大力推进特色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域、带动市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生态宜居的示范区域。邳州市西部片区,范围包括现状碾庄镇、燕子埠镇、车辐山镇、宿羊山镇、八义集镇的行政辖区。邳州市西部片区发展定位:依托徐州都市圈和东陇海产业带(现东陇海经济带),发挥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制造业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特色农业基地。邳州市北部片区,范围包括现状铁富镇、港上镇、邳城镇、戴庄镇、邢楼镇、四户镇、邹庄镇的行政辖区。邳州市北部片区发展定位:具备特色突出的资源型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地区、休闲旅游与观光农业协同发展地区。邳州市南部片区,范围包括现状土山镇、占城镇、八路镇、新河镇的行政辖区。邳州市南部片区发展定位:市域生态安全保障区,以农业发展和生态保育为主,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轻型工业。      据了解,邳州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为“一心、两带、四片、多点”。邳州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一心”指中心城区产业核心,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形成引领邳州全市产业发展的动力核心。邳州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两带”指邳州市沿陇海铁路邳州段现代产业发展主带和沿310国道邳州段特色产业发展次带。邳州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四片”指邳州市沂河-武河银杏产业片区、运西大蒜产业片区、邳南棉花-苔干产业片区、中部稻谷种植与都市农业片区。邳州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多点”指邳州市9个工业节点、4个商贸节点、2个现代物流节点。      邳州市构建水乡生态城市人居体系      邳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中,将以“水”为脉,以“绿”为廊,构建生态化、组团化、岛屿化、自平衡的人居体系。2030年,邳州市将形成“三带三轴、三核四区、生态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形态,体现“河、湾、湖、城”一体的水乡生态城市特色。其中,邳州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三核”指邳州市城区一主两副三个城市中心。邳州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三轴”指邳州市城区建设路空间发展主轴、沿邳州市行政中心和徐连客专客运站(现陇海高铁徐连客运专线邳州东站即邳州高铁站)的发展次轴、邳新路发展次轴。邳州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三带”指邳州市城区西侧的京杭大运河生态文化带、邳州市城区东侧的老沂河生态景观带、邳州市城区中部的六保河生态景观带。      邳州市中心城区四大片区功能完备      邳州市中心城区片区功能划分完备,包括邳州市老城区综合片区、邳州市开发区片区、邳州市新城区综合片区、邳州市高新区片区四大片区。邳州市老城区综合片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7.8平方公里,规划期人口约40.2万人。近期结合邳州市老城区改造,强化邳州市老城区商业功能,焕发邳州市老城区活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邳州市老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品质。邳州市老城区以传统商贸服务、运河旅游服务为特色的邳州市城市副中心。其中京杭大运河邳州城区段沿岸以休闲、娱乐、创意产业为主导功能,展示邳州运河城市特色。邳州市开发区(现邳州经济开发区)片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8.6平方公里,规划期人口约11.4万人。邳州市开发区(现邳州经济开发区)以官湖河为界,邳州市开发区(现邳州经济开发区)西侧以新兴工业和港口物流为主,引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邳州市开发区(现邳州经济开发区)东侧以配套商贸居住职能为主,积极打造综合型产业新区。邳州市新城区综合片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9.1平方公里,规划期人口约17.2万人。邳州市新城区是邳州城市向东、邳州城市向北拓展的核心板块。邳州市新城区是邳州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综合区,依托大型城市湿地公园(现邳州沙沟湖水杉公园)建设现代化的邳州市城市中心区,以商业金融、商贸办公、行政办公、体育会展、文化娱乐、科技研发为主要职能。邳州市新城区围绕隆丰湖和沙沟湖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生态型、园林式综合片区。邳州市高新区片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7.7平方公里,规划期人口约0.2万人。邳州市高新区(现邳州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功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邳州市高新区(现邳州高新区)在邳新路以北、争先路以西布局商贸、居住等配套服务区。      《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的道路系统力求四通八达。其中,邳州市规划交通性主干路布局为“三横三纵一环”的结构。邳州市规划交通性主干路布局三横为:辽河路、世纪大道(现世纪大道)、邳新路。邳州市规划交通性主干路布局三纵为:建设路、南京路、陇海大道。邳州市规划交通性主干路布局一环为:结合250省道邳州段、323省道邳州段(现311国道邳州段)的改造工程,打通邳州城市跨京杭大运河交通,形成邳州城市环城公路,有效分离邳州城市交通与过境交通。邳州市规划生活性主干路布局为“四横三纵”的结构。邳州市规划生活性主干路布局其中四横为:松花江路、钱塘江路、长江路、青年路。邳州市规划生活性主干路布局三纵为:运河大道、华山路、瑞兴路。邳州市规划次干路长183.7公里,次干路网密度为2.21公里/平方。邳州市规划支路网密度总体为4公里/平方公里,CBD地区、主要居住区等重点区域支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      邳州市绿网织城形成“5分钟绿地圈”      在《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绿地系统规划至2030年,邳州城市绿地率达到40%,邳州城市绿化覆盖率45%以上,邳州市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邳州市居民出门5分钟之内能够到达一个面积不小于0.2公顷的公园绿地。邳州市规划形成 “一心、一环、七廊、多核”的绿地系统结构。邳州市规划的绿地系统结构“一心”即绿心映城,由沙沟湖公园(现邳州沙沟湖水杉公园)扩建形成的邳州城市绿心。邳州市规划的绿地系统结构“一环”即绿带环城,由运河滨河绿地、老沂河滨河绿地及省道防护绿带、徐连高速邳州段(现连霍高速公路邳州段)防护绿带,所围合形成的环城绿带,与邳州市中心城区外围的古栗园(现邳州高新区炮车街道古栗森林公园)等园地、林地共同形成绿色屏障。邳州市规划的绿地系统结构“七廊”即绿廊穿城,沿六保河、官湖河、建秋河、古运河的滨河绿带及沿陇海铁路、建设路、陇海大道两侧的防护绿带,交织形成七条绿色生态廊道。邳州市规划的绿地系统结构“多核”即绿核缀城,不同类型、规模体系的公园绿地呈斑点状分布,为市民提供户外活动的绿色开敞空间。并形成由滨水带状公园、道路带状公园相互交织形成绿色线形开敞空间体系。      邳州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居者有其屋”      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居者有其屋”,建设“宜居宜业”的和谐邳州,是邳州市中心城区住房建设的规划目标。将建立以市场为主导,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多渠道、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邳州市规划至2030年居住用地达到2381.07公顷,占邳州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8.82%,人均34.51平方米。到2030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占邳州市中心城区住房总面积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且在各个片区均有一定的分布。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除配套车位要求降低到同地区普通商品住房要求的1/2外,其他要求均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并应设置便利的公共交通线路。在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方面,邳州市规划11所中学,按70人/千人、45-50人/班,高中生均用地30-32平方米、初中生均用地23-25平方米的标准配置。邳州市规划26所小学,按70人/千人、40-45人/班,生均用地18-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      邳州市“三步曲”完成城市整合      据了解,2011-2015年为快速起步期,邳州市以新城区、老城区结合部的建设为主。将以加速邳州市新城区(现邳州市东湖街道)人气集聚、疏解邳州市老城区(现邳州市运河街道)功能为原则,快速提升邳州市新城区发展潜力,重点加快邳州市新城区与邳州市老城区之间地块建设。建设邳州市新城区辽河路以南地区,依托沙沟湖和六保河良好生态景观条件,重点建设六保河文化休闲带及邳州市行政中心、邳州市高新区(现邳州高新区)片区级中心。2016年-2020年(“十三五”期间),为高速发展期,邳州市新城区建设与邳州市老城区改造同步。邳州市达到大城市规模,完善邳州市新城区和邳州市老城区交接区域建设,着力建设邳州体育中心周边区域。依托徐连城际客运站(现邳州新城客运站)建设,推动邳州城市向北拓展,邳州市新城区框架和形象基本形成,邳州市新城区集聚效应明显,这一阶段在继续完善邳州市新城区的基础上,完成邳州市老城区更新改造,邳州城市各项功能逐步完善。2021-2030年,为完善阶段,区划调整,整体框架形成。邳州市城区在完善现有框架的基础上,向北拓展,围绕隆丰湖,打造高品质的高端商务商业中心区域;邳州市城区向东扩展,邳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炮车镇(现邳州高新区炮车街道)纳入邳州市中心城区。邳州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趋于成熟稳定,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邳州市形成文化、活力、生态、和谐城市风貌      随着邳州市“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战略的深入推进,进一步优化邳州城市空间布局,完善邳州城市功能,已成为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此,邳州市结合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着重打造重放异彩的运河重镇,生机勃勃的产业新都,水绿交织的花园城市,宜居宜业的和谐家园。对建筑高度、强度、风格、色彩等建筑景观和设计要素进行了控制规划,将邳州中心城区分为各具风格而又和谐统一的四大城市风貌区。同时,邳州市以水网和绿地为脉络,以古今交融的生态化水城风貌为愿景的城市景观结构;邳州市以滨水、绿化、广场为主的开敞空间系统和公共活动系统都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形成充满文化、活力、生态、和谐的邳州城市风貌。(本文来源:邳州决策信息)[相关内容]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2〕43号)邳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申请审批〈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请示》(邳政报〔2012〕52号)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市上报的《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二、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居民点布局要实行分类指导,充分尊重民意,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和保护乡村风貌特色,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四、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到2015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42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55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66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69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83平方公里以内。五、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布局结构,规划中心城区主要向北、向东发展。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引导城市紧凑布局;优化大运河沿线和隆丰湖、沙沟湖周边空间组织,增强公共性和开放性,彰显城市滨水特色。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构建铁路、公路、水运相协调的对外交通网络,完善铁路站场、港口集疏运系统,加强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努力使各类交通方式相互衔接。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层级合理、功能适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保障性住房纳入近期建设规划,有序开展旧城更新。建立健全城乡综合防灾体系,不断增强综合防灾能力。八、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节能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严格保护市域范围内的河湖水系、基本农田、运河沿线以及艾山九龙沟、黄墩湖湿地等重要生态开敞空间,努力保持良好生态格局。九、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是邳州市城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不得擅自变更。要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抓紧制定完善各项专业规划和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镇、村庄规划制定工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依法进行统一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邳州杂谈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