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邳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施“2345”行动计划为牵引,聚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建设,将平台阵地向一线延伸、工作重心向一线聚焦,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积极推动阵地建设更接地气、代表履职更具实效,着力实现“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
建在基层一线,与群众连心
墙面焕然一新,道路一尘不染,车辆摆放有序……走进邳州市运河街道文明巷卫健委宿舍,让人眼前一亮。谁能想到,“乱搭乱建、拥堵不堪、脏乱差”曾是这个小区的标签。2022年6月,运河街道辖区的人大代表深入小区走访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邀请部分居民来到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进行民主协商,最终达成共识,联合相关部门很快对小区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小区环境脱胎换骨。
在开展线下协商的同时,针对疫情影响,社区还积极探索开展线上听民声活动。2022年9月8日,向阳社区实践点以视频会议的方式,组织人大代表在“云端”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群众围绕生活质量、城市管理和建设等方面共提出9条建议,对能够立刻解决的及时进行线上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活动结束后由参与接待的人大代表、议政代表们分析商讨,上报人大街道工委或相关部门后推动问题解决。
向阳社区人大代表在民主议事厅召开关于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座谈会。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建立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邳州市人大常委会运河街道工委主任马辉表示。线上,街道工委还开通了“网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社区公开栏、小区楼道等醒目位置张贴意见征集二维码,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线下,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实践点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活动,代表每月“进站”联系群众、听取意见,每季度“回家”学习充电、提升能力,每年带着履职成绩单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接受监督,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到人大代表在身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目前,邳州市已对155个人大代表“家站点”提档升级,并依托“家站点”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实践点,新建人民建议征集点3个,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同时,推广代表“一人一码”,实现群众意见建议“码上提”、人大代表“码上答”,群众“有事找人大代表、有事能找到人大代表”成为常态。
建在产业一线,同发展共振
“园区自从有了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更加有力,真正成为营商环境的有心人、企业建议的代言人、助企纾困的贴心人。”徐州市人大代表、南方永磁公司董事长张作洲表示。
为打通人大代表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邳州市人大常委会炮车街道工委依托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并在园区8家重点企业建立了“营商环境建设代表观察点”,定期走访联系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转办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询问等,有力推动了“高技能人才缺乏、贷款难、僵尸企业清理”等困难问题的解决。
邳州市人大代表视察调研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在探索打造高新区营商环境实践站的基础上,邳州市人大常委会还因地制宜在“板材、银杏、大蒜、半导体”等产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围绕助企纾困、助推发展精准发力。
人大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邳州人大积极创新监督方式,着力打好“一查四评”组合拳,通过执法检查、专项工作评议、人大任命干部述职评议、两官同级评比促提升、垂管部门评议,实现了法律实施有监督、部门工作有评议、个人履职有评价、重点事项有落实,有力助推邳州连续获评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
建在服务一线,解民生之忧
“通过服务中心的授课指导,我们遇到的很多生产难题都得到了解决,种植的产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刚刚参加完培训的种植户李峰感慨地说。
邳州市土山镇依托全国劳模、徐州市人大代表贾强的农事服务中心,打造现代农业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10名农业战线的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培训是联络站日常活动内容之一,围绕新品种推广及种植规程、化肥减量技术等群众关心问题,通过邀请驻站农业专家代表授课培训、实操演练等方式,广泛为种植大户、周边农户开展培训已近3800人次,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人才基础。以贾强农业示范基地为引领,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和集体实现“双增收”。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依托苏北首家县级三甲医院邳州市人民医院,设立医疗卫生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助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有效作用;在市政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点,人大代表针对企业、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加强监督、广听建言、积极发声……目前,邳州已建成行业代表联络站13个,依托市政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等建立联系点30个,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愈加密切,有力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建在治理一线,促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戴圩街道信访量、矛盾纠纷、政府热线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这归功于街道创新开发的“圩”您办App,大量问题矛盾被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为聚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戴圩街道创新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开发运用“圩”您办App,将19名邳州市人大代表和68名街道议政代表纳入240个微网格。对网格上报频率高、群众关注度高的民生微事件,及时梳理共性问题形成代表建议并跟踪督办,着力推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真正做到“格”内尽责、网上履职,实现履职为民“零距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邳州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路径:东湖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与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相互依托,社会治理合力充分汇聚;赵墩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王景法的调解工作优势,打造“人大代表访调工作联络站”,大量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就地化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阵地正日益成为宣传政策的“广播站”、了解民意的“观察哨”、解决问题的“助推器”、化解矛盾的“融合剂”,为代表履职提供有力载体支撑,助力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