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受山东持续降雨影响,前段时间,山东省枣庄地区开始泄洪,我市通航水域进入防汛交通管制状态。7月5日,泄洪流量达到1760立方米每秒,按照防汛预案要求,我市通航水域进入全面禁航状态。7月12日,为缓解通航压力,因汛情而滞留京杭运河邳州段主航道的空载船舶,在海事部门的引导护航下,安全有序地离开邳州水域。
据了解,6月下旬以来,京杭运河流量、水位持续加大,位于中运河区间的京杭运河邳州段,向上接壤徐州市区和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承接徐州、台儿庄两个方向下水船舶;向下临近宿迁皂河船闸,承接上水船舶。汛情期间,船舶集中到邳州境内,致使大量船舶滞留航道,造成辖区通航压力骤增。“流量最高时已达到2510立方米每秒、水位23.79米,离警戒水位只有一步之遥。受其影响,大约1300多艘船舶在邳新交界至水上服务区,邳台交界至刘山船闸、中运河,邳州城区老河道等水域停泊。”市地方海事处航监科科长王克文介绍道。
为确保汛期航行安全,自7月2日起,市地方海事处实施白天单向通航、夜间禁航的交通管制。由于当前恰逢水路疫情防控阶段,在保证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市地方海事处采取多种措施,化解船舶滞留压力,努力提高航道通行效率。“经过充分论证,我们结合水情和船舶滞留量情况制定了通航方案,严格防控措施的同时,先行对上行空载船舶单向放行,然后再放行下水重载船舶,通过错位放行,提高航道通行效率。同时,全天候加大电子巡航和现场巡航力度,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市地方海事处副处长郭兴国介绍说。
放行过程中,市地方海事处加大水情通报力度,通过短信群发、高频通知等渠道,发布水情信息、汛期通航要求等,要求船民遵守航行规则,接受海事执法人员现场指挥调度。同时,联合航道、船闸等部门加强现场管控,分批、限量放行船舶过闸。
随着京杭运河水位、流量下降达到安全航行标准,7月12日上午10点30分,海事部门开始单向放行停泊于水上服务区下游的空载船舶。流量下降后,滞留的重载船舶陆续放行离开邳州水域。截至当晚,因汛情而滞留邳州辖区的400多艘空载船舶已全部放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